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专职有限,民力无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面对刻不容缓的防控工作形势,声名远播的“朝阳群众”作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成功典范,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引下,充分发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治理优势,立足新情况、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书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织牢织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防控网络,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张新名片,奏响了首都志愿服务最强音。
一、以顶层设计为依托,建立全民“动”起来的志愿服务机制
(一)释放群众活力,增强个人责任意识
多年来,“朝阳群众”这支服务于朝阳区社区治理、社会治安、环境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的社会志愿者在关心国家安全、维护首都稳定、参与治安防范方面屡建奇功、好评如潮。面对全国上下紧迫又艰巨的防疫工作任务,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继续坚守阵地、巩固成果、再立新功,如何动员更多群众力量参与到这场人民战争变得尤为重要。朝阳区委在联防联控力量建设方面明确严格落实“四方”责任。除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更加注重强化个人责任在疫情群防群控中的作用发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鼓励大家树立人人都是“朝阳群众”、个个争当“朝阳群众”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位老百姓自觉关心支持防控工作,自愿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最大范围拓展各界群众对公共安全治理的参与力度,释放基层社会民主力量活力。
(二)厚植群众基础,彰显党组织核心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只有在感情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贴近群众,才能厚植群众基础,赢得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党组织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月28日,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下发《关于深化“1+1手拉手行动”沉入基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紧急通知》,分两批安排区直机关系统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村),帮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实现全覆盖、组织资源活起来。
(三)发挥群众热情,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
作为社区的一员,当好“朝阳群众”无上光荣。年春以来,北京市普遍建立了“双报到”工作机制,旨在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村)报到并开展服务活动。疫情期间,为深化前期工作成效、拓展党员服务居住社区工作路径、检验主题教育效果,发挥在职党员作为社区居民更加熟悉居住区环境和周围居民的显著优势,增强在职党员在八小时工作之外作为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意识。朝阳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发挥“双报到”机制作用组织在职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村)疫情防控的通知》,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引领、协调、稳定作用,要求在职党员接受街乡和社区(村)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编入社区(村)工作团队,放到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争做先锋表率,做到有岗有责,并工作中注意发现问题和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向街乡和社区(村)反映并协助协调解决。鼓励老党员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主动积极加入防控疫情队伍,抒写出爱国担当的感人情怀,绽放出别样的“夕阳红”,为年轻党员树立榜样和标杆。
(四)便捷群众参与,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果
疫情防控,信息沟通至关重要。在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互联网平台利用其信息交流、数字技术应用、物流调配等优势,在创新疫情防控方式、配合联防联控、舆论引导、保障民生需求、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京心相助”“北京健康宝”、“应对新冠疫情防控行程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