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4个分论坛及相关活动,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
参加论坛的诸位嘉宾,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创新等角度探讨北京的魅力之源,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
优秀影视人才都有这些共性
“优秀影视人才都有些共性。”7月25日,北京文化论坛参会嘉宾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在谈到文艺精品创作时,从创作主体的必备素质和创作人才的培养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文艺精品的创作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有三个关键点,即创作态度、创作积累和创作功力。“如果对生活是冷漠的,对人民是没有感情的,对祖国和民族是无感的,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很难感染人,无法点燃人的情感共鸣。创作积累,就像《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他毕其一生积累来创作,才能写得那么鲜活生动,甚至连陈独秀父子在某一天吃了什么、当时的天气怎样,都是有考据的。创作功力,就是创作者要找到自己最好的创作状态。”
胡智锋提出,优秀影视人才会有些共性,如他们的品行一定是高尚的、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像我们的校友张艺谋,70岁了还在为国家形象的展示而奋斗。”冬奥会开幕式的创作阶段,胡智锋几次去看望张艺谋,看到他经常凌晨两三点钟还在和团队打磨创意,非常敬佩。胡智锋提到,优秀的影视人才本身也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培养电影人才的最高学府,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从选才、育才到用才,既有专业培养体系,也因人而异颇费心力。比如,从选才开始就能看出学子们将来适合干什么,会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这种定向培养使得学子们将来在行业里就可能担当某个类型的角色或职能。在培养过程中,还要给学子们加担子,通过高强度创作训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子们能承受未来的竞争。
身为北京市民,胡智锋感觉“北京的文化设施越来越棒、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他说,现在无论去剧场、影院还是美术馆、图书馆,文化消费体验都非常好,温度适宜、座椅舒适。还有专门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光明影院等,非常有人文关怀。文化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过年过节才有,而是天天有、处处有,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可以很便捷地得到满足。他认为,美好生活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文化创新会给我们带来新颖的文化内容和生活内容。”比如网络预约、网络购票这么方便,人们不必再排大队买票。在这种创新中,我们收获的美好感不断提升。
朝阳区文化馆原馆长徐伟
文化供给不仅是请人唱歌跳舞
“我们谈到文化供给,并不仅是搭个舞台请人来唱歌跳舞,这只满足了群众的部分文化需求。”7月25日,北京文化论坛参会嘉宾、朝阳区文化馆原馆长徐伟在谈到提升文化供给质量时表示,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百姓生活,真正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四十多年前开始进入朝阳区文化馆工作开始,徐伟就开始思考“文化馆是干什么的”的问题。徐伟说,文化馆在中国诞生于年,“最早创建的江苏省立通俗教育馆是中国文化馆的雏形,迄今已超过了百年。它以‘开通民智,改良风俗’为宗旨,这一理念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在徐伟看来,文化馆是社会治理的工具,也是介入公民教育的一种载体。文化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要准确找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新的需求,抓住公共文化服务的“盲点”。“例如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同一个社区里可能住着来自不同地方的居民,人与人的关系较为陌生。朝阳区文化馆曾在多个街道举办‘大碗茶故事会’,让居民们边欣赏节目边喝茶聊天,使他们打破邻里隔阂,互相增进感情。有居民在参加了‘大碗茶故事会’后对我说,来社区住了四五年,这是第一次跟邻居说话。”
徐伟谈到,推进全民美育、扫除“美盲”也是文化馆的重要任务。朝阳区文化馆曾推行“一米田”活动,帮助每个参与的家庭在自家阳台开辟出“一米”空间,种植瓜果蔬菜或花卉。也曾举办“一米美术馆”,把在村内征集上来的老物件、老照片进行展览展示,这些活动让许多未曾接触美育的居民有了审美的意识,也加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北京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在提供文化供给中,朝阳区文化馆也将这些城市特色融入其中。今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由朝阳区文化馆创意制作的兵马俑灯彩亮相朝阳区冬奥文化广场,此前它们曾游历过英国、芬兰、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许多国家。朝阳区文化馆收藏并展出的老北京物件儿,帮助人们留住了许多北京文化的记忆。“我们前不久还举办了中轴线主题的儿童彩绘活动,市民参与热情很高。”徐伟说道。
在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方面,徐伟坚信“一个也不能少”。朝阳区文化馆将区域内的企业职工、农民工、学生以及高端白领、外籍人士等人群的文化生活都纳入到了文化馆的服务范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