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医食出行有难题朝阳区一条龙服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老龄化日趋严重,私家车的数量激增,老旧小区设施出现了不配套的情况,停车难、出行难、看病难以及老年人吃饭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呈现。

民生问题无小事。近年来,朝阳区聚焦民生,从细微入手,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线”,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Q:停车难?A:增设车位 停车不愁

之前妨碍出行影响邻里

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里第二居民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有8栋居民楼、多户居民,在规划之初,并没有预留很多停车位。随着有车一族逐年增多,对停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有停车位难以满足居民停车的需求。

“以前停车位少,晚上下班回来常常找不到停车位,都不敢轻易开车出门。后来在外面临时租个车位,花钱多不说,也不方便。”社区居民李玮说道。

停车位紧缺不只对上班族的出行造成影响,还影响了邻里关系。在这里居住了30余年的老住户毕德清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车主有时候‘见缝插针’随意停车挤占小区公共空间,影响居民通行。还有些车主为了抢占停车位,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

居民的幸福生活与居住环境密不可分,增加停车位,规范小区内交通秩序迫在眉睫。

之后多方配合生活舒心

为此,社区发力,在街道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联合物业、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成立小区停车管理委员会,主动倾听民声。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研讨,最终,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增设停车位的方案。在保留原有两个小区公园的基础上,将斑秃的绿地后移,给停车位让出部分空间,对人行道进行扩建改造,人车分离,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还将原本位于号楼南侧的一处空地,施划成停车位。

改造之后,小区停车位从原有的余个增加至余个,并以固定停车位的方式,供居民使用,目前基本能够满足小区常住居民所需。

“自从有了固定停车位,停车不再发愁,每天回家心情都变好了。”李玮开心地说道。如今,走进惠新里第二居民小区,车辆停放有序,路面平整,人车分离。小区空间经过合理利用,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Q:出行难?A:加装电梯 上下无忧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上下”不难,是很多住户,尤其是老年人的心愿。朝阳区潘家园街道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让不少老楼新装了电梯。

家住潘家园街道武圣东里3号楼的刘士雄最近心情不错,住了34年的老楼最近装了新电梯,调试完成后就能投入使用,“我住5楼,每天下楼再回家都是一身汗,医院,没事还能早晚下楼溜个弯儿,和街坊邻居们聊聊天。”

在潘家园,像武圣东里3号楼这样加装电梯的还有不少。农光南路22号楼和武圣东里20号楼的9部电梯作为试点,去年便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居民们纷纷告别爬楼时代,住上了期盼已久的电梯房。

“70岁时还能提点东西上楼,如今我快80岁了,真拎不动了,买一次东西,得分几趟上去。自从咱这老楼装了电梯,大伙儿的幸福指数上升一大截。”居住在农光南路22号楼的单清莲告诉记者。

说起装电梯,还得从年说起。

社区党委书记张立军告诉记者,武圣东里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建成年代久远,多数没有电梯,老年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年,潘家园街道和武圣东里社区计划为老楼加装电梯,并征求居民意见,询问大家的意愿。但是,低层住户需求小,加上安装电梯会对通风、采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不少低层住户不赞成加装电梯。

得知这些居民的担忧后,居委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联合楼门长带领居民脸熟的几个老邻居,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化解他们的担忧,转达大家渴望装电梯的迫切愿望。

同时,邀请电梯安装公司进行宣讲,逐个解答居民的疑问,并带着居民实地到柳芳南里社区参观安装完毕的电梯,亲自乘坐体验,以此打消居民的顾虑。

在社区、电梯安装公司、居民的努力下,原来不同意的居民很快改变了想法,22号楼率先装上了电梯。

经过紧张施工,刘士雄所在的3号楼电梯加装工程也已经竣工,目前正在后期调试中,预计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加上之前已经投入使用的9部电梯,武圣东里社区为老楼加装了12部电梯,另外还有3部正在安装,1部等待开工,其余20多个单元楼也在全力推进中。

武圣东里小区加装电梯只是朝阳区近年来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解决居民上下楼难的一个缩影。未来,朝阳区将持续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程,为更多的居民带来出行便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Q:看病难?

A:康复服务送到家门口

“我一直坚持做康复治疗,现在已经恢复很多了,效果非常好,感觉生活又有了新奔头。”在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室,刚做完康复训练的76岁患者王明(化名)高兴地说。

王明居住在太阳宫地区,年上半年,他在家中突感下肢无力,被家人医院神经科检查后,被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的脑梗死。住院半个月后王明病情稳定,但双下肢仍觉无力,老人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也不如从前了。

王明出院后,家人为了让他尽快康复,医院做康复治疗。医院离家远,家人带着行动不便的王明出行,非常不方便。后来,他们发现家门口的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医院,医院了解情况,并办理了转院。

去年1月23日,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医院挂牌运行,4月17日正式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医院验收。

作为北京医院之一,面积大、医院为促进全区的康复体系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中心的康复科设有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专科科室,可以为患者开展运动平衡功能、认知、言语吞咽等多种康复评定,以及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蜡疗等多种康复治疗。

据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王明来就诊后,医生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专属的康复计划,如下肢肌力增强训练、上肢精细及灵活性训练、记忆增强训练、阅读能力训练等,在进行一段康复训练之后,通过专业的评估以及家属的叙述,王明在康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身体恢复后,心情也变得愉快了。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我可以走着去做康复,家人们也不用一直请假陪着我去了

Q:吃饭难?

A:老年餐桌 好吃不贵

对老年人来说,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以前觉得自己买菜做饭很简单,可人一旦上了岁数,就觉得越来越费劲。特别对于高龄、独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吃饭成了“刚需”的基本问题。

在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红庙社区机二委小区,大院里的“咱家味道”老年食堂门脸不大,门口贴着福字,窗外挂出当日三餐的菜谱。中午11点多,到这里买饭或吃饭的老人络绎不绝。老年套餐一荤一素、一荤两素都不过十几块钱。食堂大部分以主食为主,除了大饼还有饺子和面条,熟食有酱猪肘、猪蹄、牛肉等。持老年证或志愿者证还有优惠。

居民刘先生说--

老年食堂,名副其实是咱们自己的食堂,疫情前,一天三餐都来这儿,家里基本不用开火,也不用儿女老跑了,现在终于开门了。早饭有油饼、混沌、包子、麻团、炒肝、豆腐脑、小米粥十几样。都是老北京的口味,比外面卫生干净,实惠好吃。最喜欢中午和晚上的包子、肉龙和酱牛肉,来晚了就没了。咱们做饭的师傅多是附近机二委小区里的老街坊,有什么改进口味的要求,都能说得上话,随时调整,特别方便老人。大家越来越熟,特别融洽!

八里庄街道红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傅静介绍说--

近几年,北京市政府积极倡导为老服务。我们社区是老小区,老年人多,为了帮助老人解决用餐问题,街道给老年餐桌提供了公益用房,由专业公司负责管理运营。这个餐厅以老人的口味为主,食物清淡易烂,服务范围包括6座楼户中的老人,还辐射到周边社区。每顿正餐,老年套餐就能卖出多份。小区的志愿者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服务时长也可兑换老年食堂用餐。这不刚一开张,很多老人就都来了,特别受欢迎。

八里庄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负责人说--

从年初,街道工委、办事处针对辖区老龄化特点,系统进行了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确定了‘老饭桌’实施的基本架构,利用地区公益用房开办社区老年餐桌。通过居民事务共商共治平台,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目前,街道先后在延静里、十里堡、罗马嘉园、红庙、红庙北里5个社区开办了老年餐桌,惠及全地区80%以上老年群体,最迟于9月1日前,全面复工复产,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1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