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玲
医院康复医学科的
一名医务工作者
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党员
退休后利用所学平衡针技术
为社区众多居民义务开展康复治疗
一颗红心甘奉献
小小银针传递医者大爱
疫情暴发中的一幕:抚慰焦虑,解除病痛
年春节前夕,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
向郭月玲赠送画作表示感谢
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级政府、单位和社区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了广泛宣传,但居民们封闭在家中,难免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正月十五前后的一天,家住芍药居北里号楼的一位阿姨早晨起床时,左侧胳膊突发疼痛,随后病情加重,蔓延至左侧身体,左半身不能行动。阿姨担心是偏瘫的前兆,又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就医,十分焦虑。在痛苦而无助之中,阿姨边哭边给同楼的郭月玲打电话,请求郭大夫施以援手。
郭月玲二话没说,当即应允,匆匆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拎着针具包,赶到电梯口。经过必要的问诊后,针对阿姨的具体情况设定诊疗靶点,进行现场调理。几次调理后,终于帮助阿姨恢复了正常行动能力。在此期间,郭大夫时常和阿姨电话聊天,抚慰阿姨的焦虑情绪,鼓励她重建乐观向上的心态、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回顾这段难忘的经历,阿姨说:“那时候大家封闭在家里,谁都不愿意出门,郭大夫为了我这个普通邻居,冒着风险帮我调理,还经常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我心里特别感动。”
我们的“好邻里”:定期为居民义务调理
郭月玲是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职期间跟随针灸科专家学习平衡针技术并从事康复治疗,获得良好口碑。工作之余,回到位于朝阳区第七军休所的家中,利用所长为军休所职工和家属义务调理身体,深得大家认可。年,芍药居二社区第五党支部书记皮燕忱得知郭月玲的事迹后,登门拜访,希望郭大夫加入社区“好邻里互助”项目,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更多的居民群众、发挥更大的作用。郭月玲欣然同意,从此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义务调理活动。
年退休后,郭月玲在军休所和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干部职工活动室开辟专门的场地,并配备了必要的调理器械和用品,每周二、五晚上固定开展调理活动,至今已提供了多人次的服务,患者中不乏其他街乡慕名而来的居民群众。每逢活动时间,活动室内前来调理的居民络绎不绝。年10月12日,又逢周二,现场一位由保姆推着轮椅前来调理的阿姨主动拉起家常,“郭大夫每周帮我调理一次,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了。我行动不便,郭大夫每次给我针灸时都费力蹲着,从来没有埋怨,真是我们的‘好邻里’!”一位从东城区来此定期接受调理的叔叔说,“郭大夫平时很忙,但每次都准时参加活动,有一次回家时楼下没地方停车,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她把车开到小区外的路边,一路跑着上来,饿着肚子帮居民们调理,我们看着都挺心疼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孝亲,仁爱礼善
郭月玲是太阳宫地区的“孝顺之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敬、礼、善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还把这份爱心传递给邻里街坊中的老人,写下了一个又一个尊老敬老的感人故事,用真心真情真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楼里有一位84岁的阿姨,脑梗后又患上面瘫,丈夫离世,只有女儿定期来家里护理,但女儿自身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照顾起母亲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得知此情况后,郭月玲主动去阿姨家中为阿姨和她的女儿调理身体,并叮嘱女儿照料老人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现在阿姨的面瘫早已痊愈,女儿的身体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母女俩都很感谢郭大夫的义举。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郭月玲说:“有时邻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我都尽量给予帮助,特别是楼里老年人比较多,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快乐地生活,对我也是一种心理慰籍。”
当问到是什么支撑着她持续多年为居民群众义务调理时,她谦逊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身边的百姓、为邻居们解除痛苦、带来健康,是我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