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建立北京老年开放大学,把老年教育办到家门口,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
由此反观当下的老年教育,究竟还存在哪些短板或困难?记者探访多个街道,倾听各方对老年教育的需求和期待。
资料图宗媛媛摄学什么
比歌舞书画更迫切的,是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前些年刚一退休,家住朝阳区的胡东钊就开始琢磨着要到老年大学“充电”,“最初还是以街道的活动为主,在红庙北里的红色教育基地学过书法和绘画。”
虽说实现了“老有所学”的心愿,但胡东钊觉得还是不够方便,课程选择上也有一定局限性。“过去的确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辖区面积3.98平方公里,如果是在街道办活动,最远的坐公交要半个小时才能过来。”八里庄街道民政科科长刘艾菁坦言,以往开设课程主要取决于街道现有的师资情况,“我们有什么样的课,就通知到各社区,由社区组织老人来听,覆盖人群比较有限。”
为扭转这样的局面,八里庄街道在年尝试做出改变。“我们逐渐把重心下移,依托街道老年大学在14个社区建立分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上课。”刘艾菁表示,课程设置方面也有所调整,“更多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街道则发挥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收集和分析社区反馈上来的意见,然后协调安排资源。”
刘艾菁欣喜地看到,老人们对于课程的想法从不同渠道汇集而来。“居委会开会的时候,可以问问老人关心哪些内容,街道的‘家音’老伴服务热线、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等也能在提供志愿服务时,了解老人对什么感兴趣。”刘艾菁表示,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