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5年来,总规实施第一阶段项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已全面完成,推动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转型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以新版总规为“施工图”,北京查补短板,健体强身。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减量提质
新城成宜居宜业家园
年11月30日,伴随着东鼎市场闭市,喧嚣了30年的“动批”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市场静了、也净了,随之而来的转型升级提上日程——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里正在变身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也叫金科新区。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老“动批”,又将展开一幅新画卷。
近年来,一改过去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北京下大力气实现减量提质,城市面貌大大改善。据统计,年至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约平方公里。在严控城市规模的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单位建筑面积产出却较年显著提升了35%、55%和41%。
“原来中心城区人口占比约60%,现在降到50%左右。”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感慨,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拉开,可以欣喜地看到,外围很多新城已经成为年轻人和新来京工作人员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主动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首都规划还划定了一定比例的“留白”,把约平方公里的用地“空”出来,原则上在年前不予启用。“这是规划实施中的‘一泉活水’。”张维说,战略留白不仅是为保障中央功能、强化首都功能做好预留,也是为重点功能区产业创新孵化和待转型地区产业调整升级预留机遇,为改善人居环境预留空间。
■街区保护
老城焕发新活力
这几年王府井变化不小,已是主街繁华、辅街静美。步行街从原来的米延长到米,一直向北延伸到灯市口大街;大街周边10余条胡同实现不停车,建成慢行安宁街区;在校尉胡同和王府西街,以往杂乱的边角地变身口袋公园。如今的王府井已经从一条商业街扩展为一个商业街区,这意味着不仅要促进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还要同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经过3年多的编制,《王府井商业街区更新与治理规划》如同一份沉甸甸的“处方”,为街区谋未来。
年8月,核心区控规批复,北京为此制定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80项重点任务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作为东城区第二批“美丽院落”之一,交道口街道景阳胡同5号院去年9月启动改造。“现在地儿大了,又美了,可以晒太阳,可以遛遛弯,可以跳跳舞。”住了近20年的老居民郭美荣看着眼前宽敞整齐的大院儿,笑得合不拢嘴。东城区通过“微整治”打造44个“美丽院落”,西城区推动院落保护更新,以雨儿胡同为试点推进“共生院”建设……多样化的保护利用模式让老城生活更舒心。
一组数据反映出核心区的变化:年,人口密度降低至每平方公里1.96万人,拆除违建余处,年,又有17.9万平方米的违建被拆除。“静”下来的核心区,将焕发新的生机。
■渐进更新
改善人居新环境
“北京城市更新的特点,概括来讲,就是9个字——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张维解释,在存量更新的大背景下,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城市更新提质,逐渐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而不是搞成片的大拆大建”。
以回天地区为例,年7月,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年7月,新一轮行动计划紧锣密鼓发布,提出六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重点项目多达个。短短几个月后,回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超大社区站上发展新起点。一份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回天居民认为回天行动计划提升效果显著。这其中,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成为居民点赞的关键。
从朝阳区劲松的老旧小区更新,到海淀区学院路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从展现潮流个性的西单更新场,到利用工业遗产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城市更新百花齐放。“十三五”时期,共有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得到综合整治,约21万户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惠及约80万人。个责任规划师团队已基本覆盖全市街乡地区,成为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近期,随着《北京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印发,全市划定个重点更新街区,梳理可更新的建筑约2.45亿平方米,具体任务以行动计划的方式落在实处,将推动基础设施类系统保障、居住类保护更新、产业类“腾笼换鸟”、公共空间类品质提升。
(原标题:规划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减量提质发展老城焕发生机)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陈雪柠
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