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知识,鼠疫无需害怕

11月12日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告称:

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

什么是鼠疫,有哪些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这个古老的传染病,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流行,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亿人。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约1亿人,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即中世纪的“黑死病”造成约万人死亡。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鼠疫流行才有所控制,呈散发流行状态,20世纪70-80年代,全世界每年报告鼠疫病例约例左右。

鼠疫是如何传播的?

1.传染源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

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们接触、猎捕或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将鼠疫传染给人类。

2.传播途径

人-人。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鼠-蚤-人。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鼠-携带动物-人。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

鼠疫应该如何预防?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千万不要随意亲吻,喂食,身体接触野生鼠类或旱獭,尤其是小孩。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在居住地周围和衣物上可以喷洒蚊虫驱避剂。外出野营、打猎、伐木个人作业是要注意束紧裤管,减少暴露,必要时使用驱避剂。对发生动物鼠疫的地区要强调管理好牧羊犬只,最好是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在对疫源地进行灭鼠灭獭期间,当地居民不要进入疫区处理地段,对疫区处理的地段减少放牧或禁牧。家长或学校教育小孩不要接触和玩病死小动物。一旦遇到病死鼠(旱獭等病死动物)、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不明原因高热和急死患者要尽快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1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