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星导读
市场资讯:
1.深圳11区公共场所最新疫情防控通告汇总
2.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圳这样做
商业企业资讯:
3.茂业国际料年净利扭亏为盈至1.5亿,系租赁收入等增加
4.天虹股份年营收.68亿元,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逾51亿
5.太古地产年内地商场租金43.99亿港元,未来10年超亿将投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6.九龙仓集团年内地投资物业收入53.66亿港元,成都和长沙IFS商场表现强劲
7.越秀地产年营业收入约为.8亿元,出租物业租金同比上升6.6%
项目动态:
8.SUPERSPRING超级春天2.0携未来境遇深圳首展上线深圳卓悦汇
9.TOPTOY“潮集星球”深圳首展落地龙岗龙城万科里
10.澳门金银岛名胜世界度假村购物中心年底开幕,引入巴黎老佛爷百货
11.广州凯达尔债务被转让,债权本息合计5.93亿元
12.潘石屹宣布将以七折价格销售3.2万平米京沪两地的部分物业
品牌动态:
13.苹果春季发布会:iPhone新增苍岭绿配色;iPhone、iPad及Mac系列新品芯片升级
14.SupremexBurberry联名系列正式发布
15.lululemon推出首个女性鞋履系列
16.HM姐妹品牌Monki悄悄离开中国市场
17.绿茶餐厅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8.Tims中国再获1.亿美元融资
19.ChristianLouboutin路铂廷美妆华南首家新品店进驻深圳万象城
20.美妆集合店HARMAY話梅将在广州万菱汇开设华南首店
21.HAYDON黑洞西安双店同开,第三店预计4月开业
来源
铱星云商新媒体中心
1.深圳11区公共场所最新疫情防控通告汇总
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1.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外)和卡拉OK、棋牌室、影剧院、网吧、书吧、歌厅、酒吧、剧本杀、密室逃脱、台球厅、博物馆、图书馆、健身场所、室内游泳馆、洗浴中心、按摩店、培训机构、理发美容门店、口腔门诊等各类室内密闭场所一律暂停营业,所有培训机构(含托管)暂停线下服务;2.各农贸(集贸)市场、药店、生活超市等重点场所在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限流(按最大接待能力的50%实行)、保持1米间距等管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开放。3.餐饮场所(含公共食堂、单位食堂)一律暂停堂食,仅提供到店自取、外卖送餐和盒饭分餐服务。4.大型会议、活动、论坛、演出、展销促销等一律暂停举办,暂停游园、集市、广场舞等活动。
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1.所有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可提供到店自取、外卖送餐服务;2.各单位食堂(含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工厂、工地、企业等食堂)实行测体温进场、分批分时段就餐,用餐时应错位间隔就坐,具备条件的应当设立餐桌隔档设施。3.非生活必需密闭场所(桑拿、按摩、足疗、水疗、美容、茶庄、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KTV、剧院、电影院、健身房、剧本杀、密室逃脱、体育馆、游泳馆等)暂停开放。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一律暂停服务。4.各农贸(集贸)市场、药店、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在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限流(按最大接待能力的50%实行)、保持1米间距等管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开放;5.原则上不举办大型活动,严控群体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另外,据了解,深业上城购物中心、OneAvenue卓悦中心除超市、药店外自3月13日起暂停营业,餐饮商户可提供外卖服务。其它商场动态欢迎留言补充。
2.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圳这样做
当前因为疫情,深圳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位于产业链末端、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着严峻的挑战,比如出现资金链紧张、市场流失、经营不善等问题。对此,深圳各部门出台纾困帮扶的举措,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提振市场信心。
“组合式”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缓解企业纳税压力方面,深圳税务部门通过减税降费、缓税缓费、银税互动等手段,采取组合式服务,给企业纾困解难。针对因疫情被管控、封控的企业,会梳理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对应政策,并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辅导,让企业能充分享受到政策优惠。
福田发布“十条”政策减轻企业发展压力:福田区推出《支持企业同心抗疫“十条”政策》,共10条19项,从“降租减租、稳企复产、贷款贴息、安心保险、社保补贴、稳岗支持”等10个方面,聚焦企业核心问题。为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十条”政策,并办理对应申请业务,相关部门在福田企业智能系统平台上开辟了专栏,设置了项目申报、政策导航、视频辅导等板块。
开展公益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稳岗留工:深圳运用大数据加强人岗信息精准匹配,密集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促进供需两侧高效对接。截至3月8日,全市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90余场次,发布岗位数7.2万个。此外,深圳大力开展公益性“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3月初,在深圳市人社局牵头下,各区公益培训课程陆续上线,共提供6门合计25万分钟的技能课程“大礼包”,在疫情期间供广大职工免费学习。据介绍,所有线上课程均由相关领域专家名师授课,涵盖粤菜厨艺、家政服务、数字技能、工业设计、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除培训课程外,网站还设置了政策资讯、招聘专区等功能。
3.茂业国际料年净利扭亏为盈至1.5亿,系租赁收入等增加
3月10日,茂业国际发布盈利预喜公告。据了解,茂业国际预期年度录得净溢利约为人民币1亿元至1.5亿元之间,而年度录得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49亿元。茂业国际表示,预期本集团年年度业绩转亏为盈主要原因为租赁收入及其他收益增加导致。年,茂业国际集团实现总经营收入人民币80.16亿元,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49亿元。截至年12月31日,茂业国际拥有48家门店。按业态分布,集团拥有16家购物中心,29家百货及3家奥特莱斯。
深圳华强北茂业天地,图源:Aibee爱笔智能
4.天虹股份年营收.68亿元,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逾51亿
年,天虹股份实现销售额近亿元、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新租赁准则)、同比下降8.41%,经调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12.24亿元、同比增长38.76%。期内,公司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GMV逾51亿元,其中平台服务收入同比提升72%。天虹整体数字化会员人数超万。
线下市场方面,年,天虹股份共计开设8家购物中心、18家超市(其中含12家sp
ce独立超市)及58家便利店。同时,天虹股份将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与深圳深南天虹合并为“中航城君尚购物中心”;关闭3家购百、3家超市及56家便利店;签约6个购百项目、5个独立超市项目;解约3个未开业购百项目、1个未开业独立超市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天虹股份已进驻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北京、四川共计8省/市的33个城市,共经营购百家(含加盟、管理输出7家)、超市门店家(含独立超市41家)、便利店家,面积合计逾万平方米。此外,天虹股份已签约待开业的储备项目共计33个,面积合计约.9万平方米。其中,购百数量20个、面积约.5万平方米;独立超市数量13个、面积约5.4万平方米。天虹股份年度新增门店情况
5.太古地产年内地商场租金43.99亿港元,未来10年超亿将投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年,太古地产实现收入.91亿港元,同比增长19.4%;经常性基本溢利为港币71.52亿元,年为港币70.89亿元;股东应占呈报溢利71.2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4%;其中,年商场租金收入为57.85亿港元,年为52.45亿港元;年办公楼租金收入为61.93亿港元,年为65.55亿港元。
太古地产中国内地物业组合
期内,太古地产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的应占租金收入总额增长29%至港币43.99亿元。撇除租金支援摊销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太古地产应占租金收入总额上升17%。年,内地应占零售销售额上升30%。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及颐堤港、广州太古汇、成都远洋太古里和上海兴业太古汇的零售销售额在年分别上升27%、11%、33%、22%及29%。中国内地整体零售销售额则上升13%。
年内,上海前滩太古里、三里屯太古里西区开业
太古地产主席白德利表示,计划未来十年投资超过亿港元,在香港、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发展一系列筹划中的新项目,其中,超过一半资金将投资于中国内地的一线及新兴一线城市,预计未来十年在中国内地物业的总楼面面积将增加一倍。值得注意的是,太古地产年3月公布,将与西安城桓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西安太古里项目;年7月,太古地产宣布将与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共同活化上海静安区张园石库门历史建筑群;年8月,太古地产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及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北京公交集团位于三里屯的公交维修设施改造成文化商业地标,该设施毗邻三里屯太古里发展项目。年10月,太古地产宣布与珠江实业达成合作,在广州荔湾区聚龙湾片区打造珠江太古商业项目。
西安太古里地块现状,图源:太古地产
6.九龙仓集团年内地投资物业收入53.66亿港元,成都和长沙IFS商场表现强劲
年,集团收入增加7%至港币.78亿元(年:港币.97亿元);营业盈利下跌23%至港币85.36亿元(年:港币.04亿元)。集团基础净盈利增加7%至港币36.46亿元(年:港币34.17亿元)。扣除以市价计值土地储备作出减值拨备合共港币42.25亿元(年:港币28.64亿元)后,发展物业下跌抵销了投资物业增长。整体增长有赖非物业分部(主要是物流及投资)。集团录得股东应占盈利港币60.19亿元(年:港币38.64亿元),增长56%。
按应占份额计入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年内确认入账的收入增加64%至港币.75亿元,营业盈利减少至港币29.13亿元。中国内地投资物业收入增加28%至港币53.66亿元(年:港币42.01亿元),营业盈利增加37%至港币35.29亿元(年:港币25.73亿元),主要因为旗舰投资物业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和长沙国金中心的商场表现强劲。此外,九龙仓自年起已有两至三年时间没有在内地投地,但九龙仓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强调没有退出内地物业市场的意图,只是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比较挑剔,有好项目时仍然会考虑投资。
长沙国金中心,图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