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意守正创新履职尽责勇担使命

年-年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依法履职纪实

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第十七届区人大代表依法选举产生,新的人大代表接过上一届人大代表的接力棒,他们将牢记辖区人民的重托,依法履职行权,勇担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各项事业,为三里屯加快发展注入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

三里屯区域总面积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区人大代表11名。近年来,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区委部署,围绕朝阳区“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突出“五横、四纵、三区域”格局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完善监督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力争地区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自身建设上力求新提高

“人大代表是地区建设发展中的优秀代表,传递的是民声、民意,是党和群众的重要纽带。要提高政治站位,明晰权责义务,正确理解民主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强化履职能力,切实做好下情上诉、上情下达,凸显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区人大代表、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在街道新一届区人大代表参加履职学习和会前代表集中活动时说到。

年-年,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紧紧围绕市、区人大相关工作部署,找准人大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采取理论学习与述职总结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人大代表们在自身建设中既“充电”又“蓄能”。据统计,五年来,共计开展调研走访、履职学习、座谈协商、总结述职等各项会议和活动80余次,促进代表履职能力与履职动力双提升取得良好效果。

“用理论武装大脑”

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多次对人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效应”,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跟进学。围绕庆祝建党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秉承“三牛”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上有新担当、新作为。《民法典》、“四个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代表通过交流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参加“强信心、勇担当、促履职”代表履职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不断强化代表理论武装,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克斌在参加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活动时表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的作用,产生当好代表的驱动力和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责任感,不断提升对人大代表职务的认同感。

“述职总结交答卷”

连续五年召开人大代表述职会,地区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履职以及街道下一年度工作等方面进行当面和书面述职,进一步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召开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工作总结会,进一步研判形势,理清思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年来,三里屯地区人大代表共提交建议50余件,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要,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关于尽快推进拆建机电南院的建议”“关于继续推进三里屯地区普惠幼儿园建设工作的建议”“关于尽快完成三里屯Soho教育配套征缴工作的建议”,均为三次以上提交次数,代表履职坚定执着。“关于在三里屯地区建立一所普惠幼儿园的建议”,被评为年度优秀代表建议,区教委协调部队幼儿园、幸福天使幼儿园、外交部幼儿园分址先后扩充5个教学班,增加学位近个,朝外东大桥6号楼的朝阳区朝花早教研究中心改造及筹备工作已启动,投入使用后将增加公办普惠学前学位90个。区人大代表、三里屯一中校长王利如以市、区两级代表身份提出的《关于加大居民楼内出租房屋管理的建议》,得到10余位市人大代表复议,被大会定为议案,对后续《民办培训机构标准》的出台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区人大代表、北京天联置业有限公司社区事务总监林彦提出“关于大三里屯商圈发展的建议”,在街道商圈建设、文化三里屯建设中取得实效。区人大代表、北京职工体育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立冬,积极对接百姓对于工人体育场区域公共厕所内增加坐便器数量的需求,做好居民群众的“传声筒”和“服务员”,让群众诉求掷地有声。第十六届区人大代表、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殷新京深入地区大街小巷、楼门院落和公寓小区的垃圾分类点位,为市政府做好垃圾分类条例修订及管理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第十六届区人大代表、北京安开嘉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张瑾辉号召社会企业单位,通过“结对子”帮扶、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白西社区的改造建设中。往年会议上提出的教育配套用地、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问题等建议,今年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也都取得了新进展。五年来,持续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活动,地区代表全员参与,人大代表走进社区、商圈,共接待选民余人次,对于街道自管问题交由责任科室处理,解决问题80余件。就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条例等问题,实地调研首开幸福广场垃圾分类点位,并与选民面对面座谈。针对幸福三村3号楼、5号楼多产权楼维修维护情况,东三里屯中12楼、中13楼危旧楼房改建等意见建议,利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并立案跟踪。

“主动开门请进来”

各级人大代表们的建议是民意的晴雨表、民情的直通车、民众的连心桥,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注重与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络,充分凝聚起代表集体智慧,真正把代表建议落实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苏军一行,到三里屯街道白西社区就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行调研。代表们表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要以加强防范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载体、以民事调解为途径等方式,不断改善社区治安环境,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派驻朝阳区督导组组长李伟来到三里屯太古里商区,走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三里屯街道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全面加强社会面防控,重点对商区进出口专人值守、健康码扫码、测温、登记、日常清洁消杀、店员每日健康监测、一米线设置等环节进行检查,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朝阳区副区长朱晟与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到三里屯太古里商圈调研,实地查看了太古里商圈的风貌和发展情况。过程中,代表和委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参观调研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履行代表、委员职责,提升履职能力,多建言献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质量高水平意见、议案,助推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畅通代表间双向联系渠道,交流互补,凝聚共识。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毓静带领考察团一行,到三里屯街道围绕文化产业等工作进行调研考察。考察团对三里屯商业文化发展、以三里屯西街改造为代表性的地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经验及先进做法、新型业态打造以及“文化三里屯”建设、“首店”经济的特色以及夜间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考察团的到访调研,对三里屯地区的发展建设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动力,代表们表示,今后,三里屯街道还将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带动区,文化、国际化的先行区,服务群众的满意区和精细化管理的示范区为着力点,不断规划建设好“文化三里屯”,全力打造“美丽、幸福、人文、魅力”的国际化和谐宜居环境。

“敞开心扉走出去”

“走出去”学习取经,“带回来”履职为民,进一步拓宽代表视野,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三里屯地区人大代表在通州,参观学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情况,代表们表示,本次参观调研对街道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启发,开阔了眼界,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全新的体验,对于未来北京的建设发展充满了信心。

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前往酒仙桥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参观调研,地区人大代表们依据三里屯地区文化特点建言纳策——结合区域人文发展规划,设计相关环节让文化发展渗透到群众中去;改变资源碎片化状况,集中力量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文化阵地;加强活动宣传,多渠道连结社区居民,扩大参与文化建设的人群;加强社区文化团队建设,让老百姓充分切实地享受地区文化资源;珍惜地区使馆资源,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视察团赴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清医院视察学习,医院关于体系建设、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展开深入地探讨交流,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和做法。视察结束后,代表们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视察后,要进一步研判形势,理清思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美丽、幸福、人文、魅力三里屯而努力。

在一点一滴中体会发展成果,在一举一动中学习先进经验。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找差距、学经验,拓宽代表视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为地区人大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探究新路径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基层人大工作的新情况,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在解决短板上“多呼吁”、在反映社情民意上“多直言”、在与选民联络上“多发声”、在推动地区发展上“多支招”,寓监督于支持中,围绕代表主体,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努力在联系群众机制上求突破,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通过整合资源,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探索并形成“集中面试”“建家搭站”“组团督办”等联系选民模式。

集中联系选民月接受选民“面试”

广泛联系群众,既是对人大代表的要求,也是人大代表的义务。联系选民不再是人大代表唱“独角戏”,而是选民对于每一位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集中面试”。通过人大代表牵头,推动联系选民工作实现从接待、流转、回复、落实全过程闭环,切实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

这场百姓为考官的“面试”,搭建了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沟通的平台,促进双方近距离、面对面交流,人大代表直面选民“拷问”,听民意、察民情、帮民困、解民忧,建言献策,更好地发挥履职作用。在社区建设方面,第十六届区人大代表、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工程基础教学部原主任雷红,就辖区内交通拥堵、噪音扰民、幼儿入园难等问题现场与选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充分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雷红代表的坚定履职和积极推动下,“关于在三里屯地区建立一所普惠幼儿园的建议”得到了区教委、辖区教育单位的大力支持。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挖潜,通过内部资源调整扩大办园规模,通过改造办园增加分址、分部,以各种途径扩大学前学位。

在基层建设方面,对于选民反映的老旧小区高峰期经常跳闸到用电难题,第十六届区人大代表、白西社区原党委书记张改荣与地区其他人大代表一起提出了改造白西社区金陵小区居民用电情况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后经区政府、街道、社会单位等多方协调,正式启动金陵小区电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楼道里重新更换了新的电表箱,线路也整理得很有序,再也不用担心电闸会打火停电了;也不需要再跑到物业那里交电费了,用手机就可以完成,非常方便。真的是非常感谢街道和社区领导们,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金陵小区居民刘学琴一边演示着手机缴纳电费操作,一边开心的说到。

据了解,自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活动开展以来,三里屯地区各人大代表积极与选民代表取得联系,拉近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距离,切实反映出地区居民的呼声,真正体现了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对于无法参与集中联系活动的选民,三里屯街道人大工委利用“代表工作室”和“网上平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让代表联系选民更方便。网上代表工作室增设了征求意见主题版块,选民可以对自己关心的议题向人大代表进行留言,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和联系选民等活动也会在网上平台公开,方便群众监督。

建家搭站形成“一家九站”人大工作格局

“密切联系选民,扎实服务选民需求”一向是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求实效”“敢创新”的工作重心。推进地区代表家站建设工作,按照因地制宜、便于开展活动原则,依托街道活动中心设立三里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各项制度全部上墙,妥善利用地区“一家九站”的代表家站工作格局,成为地区人大代表联络交流的重要场所,真正发挥联络家(站)反映民情“直通车”、为民服务“连心桥”、化解矛盾“减压阀”作用。充分利用网上“人大代表工作室”平台,及时接收、回复选民的意见建议。并对网上留言分类把关、协助代表处理问题,及时审核回复、反馈结果。

组团督办推动解决选民的“烦心事”

在联系选民过程中,选民反映的一些“烦心事”经常是涉及跨属地、跨部门的综合性问题,这些诉求单靠人大代表一己之力难以推动解决,需要人大代表在其中“穿针引线”,多方力量联动解决。实践过程中,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探索组团督办的形式,推动选民诉求落地。

在一次地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活动中,北三里社区南27号楼居民就“污水管道堵塞外溢”问题向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地区人大代表在认真听取并记录后,及时向问题所属部门区房管局提请《关于南27楼下水管道更新置换的建议》。经社区积极协调动员、处理停车置放等问题后,区房管局正式施工,为南27楼更换了近米的下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污水管道堵塞外溢问题。

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将继续探索代表联系选民的好机制,优化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形成群众“有事找代表”的良好氛围。

在促进全面发展上追求新作为

号召地区人大代表和人大系统干部职工争当改革创新的典范、争当依法履职的模范、争当联系群众的示范,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的宣传员、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发展的服务员、做文化三里屯建设的先行者、做服务地区百姓的排头兵,全面发展,增强依法履职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这是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一直所倡导的理念。

创新实践,让代表敢为善为

三里屯西街(“脏”街)的成功转变,得益于三里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共商共治共建为平台,以人大代表协商为导向,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抓手,充分整合同里地区各方资源力量,统筹谋划,共同打赢了这场环境治理的“硬仗”。期间,以太古里商圈太古集团为代表,出资百万共建瑜舍花园,并积极参与到同里地区整体的设计规划中——在党建引领下,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这种作用和力量如何长效化?年10月12日,三里屯地区太古里商圈党建及社会治理议事会成立大会召开。成立商圈议事会与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同时切合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国际时尚景观区”以及区委区政府以国际水准和首都定位,规划建设好“文化三里屯”的布局定位,也是地区党建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优质资源,汇聚人大代表智慧,不断将地区党建工作向深入推进。

太古里商圈涵盖该区域内机关部门、社区及商户共17家主要单位,形成新的责任共同体,激发商圈的党建活力,突出“商圈党建”这一新的理念,对于街道构建“一委”统领、“四圈”驱动、“两站”支撑的新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一委”即党建及社会治理协调委员会;“四圈”是工体、太古里、机电院、SOHO四个商圈;“两站”就是SOHO及首开铂郡商务楼宇中心服务站),及地区以“党建和社会治理协调委员会”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议事会的成立也为商圈资源的整合最优化利用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双方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达到“共享共赢”效果。

就商圈议事会应发挥哪些作用?区人大代表林彦讲到,议事会的发展要找准定位和方向,搭建议事协商的平台,促进商圈和街道各项工作的推进;要找准突破,用商圈发展来拓展地区的发展格局;同时更要找准情怀,用文化引领促进地区发展。太古集团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到地区的建设发展中,比如接手北三里社区花园的维护、加入街道“关爱联盟”以及修建瑜舍花园,参与“脏”街治理等。今后,我们将以议事会为平台,继续将企业的担当与责任落到实处。

区人大代表、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发展部副总监刘俊伟讲到,作为一名国企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街道的建设与发展中义不容辞,这更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今后,将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将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议事会为载体,最大限度投入到地区的发展建设中。

太古里商圈作为地区首个“商圈党建及社会治理议事会”率先成型,以此为经验基础,街道还建立了机电院商圈议事协商会,今后还将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建引领在商圈发展和治理中的新路径。

强化使命,让代表想为愿为

年是建党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征集百姓迫切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地区人大代表对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汇集地区各方力量形成聚力,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宜居环境提升社区品质,回应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实现民生改善,不断增强人群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疫情防控中深化人大工作,积极上报疫情防控方面的意见建议。地区人大代表在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中为防疫贡献力量,区人大代表林彦所在的太古地产,年3月为支持社区防疫工作,太古里团队走访街道办、城管、派出所、医院等基层一线,捐赠防护物资,总价值约8万元人民币。响应政府广泛接种新冠疫苗的号召,为社区公共接种点捐赠接种疫苗小礼品,总价值约10万元人民币。地区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街道对口帮扶、三里屯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协助推进街道各项工作。组织代表参加市人大关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反垄断法(修正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立法调研。

牢记使命开新局,坚定信心出实招,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交上更加优异答卷,这是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的铮铮誓言,也是辖区百姓对他们的全新期待。为此,要更加注重党建引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智慧,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服务为先,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抓住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检验日常工作成效,让人民更幸福和更满意。要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会参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共商共治机制保障,强化议事常态,夯实协商基础。要突出统筹谋划,注重整体效果,进一步提升统筹能力,把人大日常工作与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推进街巷长制度等工作统筹起来,努力破解难题,让民生品质更优、环境品质更美,服务品质更好。

区人大代表、三里屯街道工委书记孙曙光说到,回眸往昔,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承载着辖区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在朝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春华秋实的五年,他们为三里屯作出的贡献值得辖区人民铭记。展望未来,人大三里屯街道工委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7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