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丰巢反对丰巢收费,究竟

最近,丰巢科技宣布对存放超过12小时的包裹进行收费,在网上引发争议。先是上海、浙江等地多个小区联合抵制丰巢收费,后是多地管理部门再次重申“快递入柜需经收件人同意”。而针对公众的质疑,丰巢发布公开信,承认在用户沟通上需要完善,但却依然坚持既定收费标准。

此次事件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固然因为收费涉及到快递公司、小区物业、消费者和快递柜企业等多方博弈,还因为物流行业的投送方式、商业模式所具有的争议性。长期以来,送货上门是快递行业的基本要求,快递柜的出现改变了行业末端生态,有人认为效率提高了,但也有人觉得便利程度下降了。而这次面向用户收费,丰巢解释是为了提升周转率,但并未让用户信服,尤其是在前期以免费的姿态进驻社区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收费,给人以过河拆桥的观感。

在公众讨论中,不少专家学者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维度,围绕丰巢收费的正当性展开争辩。共识在于,商业行为是一个愿打愿挨的过程,只要没有破坏公平市场秩序或者侵犯消费者权益,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至于小区和丰巢在入驻之际是否有口头或者书面承诺长期免费使用,以及停用快递柜的违约责任,这需要根据法律进一步厘清。而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分歧明显大于共识。既有提高运转率为何让消费者买单的质疑,又有向快递员和用户双向收费是否合理的争议,站在不同立场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终归结为一点,在小区公共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并未形成快递柜充分的市场竞争,用户的选择权在哪里。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加速市场要素流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谁都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但是良性的发展模式,不应该是一方牺牲另一方获益,而应是共同努力,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各方获得合理的收益。快递柜市场,瞄准的是提升快递员配送效率、消费者收件便利的痛点,如果相关企业仅仅利用自己的市场占有优势进行一刀切的收费,而不是用好中介角色协调各方利益,精准匹配商业模式,只会让自己成为市场痛点。虽说企业自主经营、承担决策后果,但倘若因为5毛钱之争,或是导致部分有需求的用户失去取件便利,或是引发社区对快递柜集体抵制,或是大大降低快递企业投递效率,这种共输局面,无疑得不偿失。

事实上,丰巢收费引发争议,也暴露出平台经济的价值排序。前期靠烧钱补贴建立市场优势、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后期通过涨价获得巨额利润的商业模式,似乎已经成为平台经济的惯用套路。客观来说,平台企业并非做公益,生存发展就得盈利。但用户反感的不是平台涨价,而是平台逼迫企业用户进行“二选一”的选择,而是平台店大欺客,在普通用户没有替代选择情况下进行涨价收割。由此而言,把前期优势转化成持续盈利能力,是以用户为中心还是以利润为中心,既考验着经营者的价值追求和智慧方法,也决定着企业的立身口碑和长远前景。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丰巢收费事件中,有关平台截至目前似乎没有听取用户意见的打算。商业涨价是市场行为,企业经营也是自主行为,但越是占据市场优势地位,越应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越应该把用户放在更高位置,否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用户信任。

这正是:

市场竞争有序,尊重用户第一。

做大行业蛋糕,各方才能得利。

(原题为《反对“丰巢收费”,究竟在反对什么》)

延伸阅读:

遭多个小区抵制后,丰巢高管:不会放弃超时收费,不收只能退出市场

近日,丰巢快递启动会员制服务,普通用户超过12小时取件将收费。从免费到收费,此举将丰巢推到了风口浪尖。

继杭州东新园等小区暂停使用丰巢智能快递柜之后,上海一些小区也贴出停用丰巢智能快递柜的告示。

公开资料显示,丰巢近5年已亏损超过20亿元。丰巢一名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向用户收取超时费用实属无奈,“不收费就没办法继续给用户提供服务了。”

用户:以后快递就不放丰巢了呗丰巢于4月30日推出会员制度。普通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包裹,超时后0.5元/12小时,3元封顶。会员用户可以享受不限保管次数、7天长时存放、寄件折扣等服务。

收费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持反对态度,“双向收费,吃相难看。”也有的网友认为,收超时费合理,但12小时的时限太短。

10日下午,在成都市锦江区一个小区内,记者看到,快递柜上的显示屏上已经打上了会员制度的广告:“免收超时服务管理费”,“品牌联合福利低至七折”等。

一名居民扫码取件,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还没有被收费,但是以后肯定就不会让快递员把快递放丰巢了。另一位居民则说,小区内除了快递柜还有菜鸟驿站。“今天看到新闻了,既然丰巢收费,那我以后就放菜鸟呗。”

事实上,已经有小区出来抵制丰巢。

5月5日,第一波抵制浪起,杭州东新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一纸通知宣告丰巢快递柜停用。丰巢方面反击称小区违约。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上海抵制丰巢的小区已近50家。

在一名业内人士看来,快递柜收费是迟早的事,但是目前的“槽点”是,不少快递员会习惯性地不给用户电话通知,就将快递放入快递柜,“不少用户就只能被动地超时,总的来说这不是快递柜一家的事,需要整个行业去努力。”

丰巢高管:不收费只能退出市场

5月9日,丰巢快递柜紧急发文予以回应,称这项收费政策的初衷是鼓励用户及时取件,后续还将联系快递企业推出早取件、赢红包的活动。

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显得无奈。

公开数据显示:丰巢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3.34亿元,亏损2.45亿元,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自年6月成立,截至年12月31日,亏损合计约20亿元。

根据丰巢方面的数据,目前丰巢在全国已经有超过18万个快递柜,合计亏损数据,每个快递柜要亏1万多元。

她提到,成本方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硬件的采购,一个柜子就是几万块钱。其次就是公司每年付给物业的租金场地费,每个快递柜就是几千块钱一年。而快递柜的广告业务也不像外界想的那么赚钱,“户外广告市场整体都在萎缩,如果说我们广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那也没有必要说去跟快递员和用户收费。”

而收取超时费,李文青表示公司并不会放弃这一战略,“这个是肯定要去做的,否则的话没有办法去给用户去提供服务了。”

面对网络上对丰巢的质疑,李文青认为这暴露了整个快递末端市场消费者的痛点,未来也有可能推出快递上门服务。“我们是希望从行业的角度上,大家能够把这种上门的服务和代收的服务能够清晰的区分开来,不同的快递的服务和价格的标准,让消费者自己来去做相应的选择。”

专家观点

应建立多种快递服务收费标准

丰巢收取超时费一事,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丰巢收取快件超时滞留费是为了加快快递柜使用周转,快递及相关服务属于市场定价,已经提供免费服务,只是收取超时滞留费,并无法律上的问题。

徐勇告诉记者,当下电商利用货源优势打压快递价格,从中赚钱快递费差价;快递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战,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加重了快递公司出现“三化”现象,即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

对于大多数快递公司来说,如果把快件全部送到家里,快递公司就会亏损,如果消费者不在家产生二次派送会加倍亏损。而送到柜子里可以提高快递员的作业效率。目前的问题是,没有区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他建议,可借鉴日本的模式,把快递最后一公里纳入物业的服务范畴。物业购买快递柜,委托第三方系统运维公司提供服务,每月支付运维费。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免费。如果24小时不取,物业取走代为保管,或者送到业主家里。

同时在电商平台上设立三个选项,利用价格杠杆区别不同的服务方式。如送到家里多少钱?送到快递柜里多少钱?送到驿站里多少钱?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从丰巢到封巢,5毛钱的事《反垄断法》会管吗?

国内至少已有70多个小区硬核抵制丰巢收费行为,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最新发声仍强势表态不仅将继续执行收费政策,且后续或不再对此有相关回应或声明。

面对快递员未经同意能否放置智能快件箱,快递二次收费是否涉嫌有违《反垄断法》,如今或许已到了该由国家邮政局等有关部门一锤定音的时刻。

5月11日,上海中环花苑小区拔了小区内丰巢快递柜的电源,至此国内已有70多个小区硬核抵制丰巢的收费行为。

眼下,从丰巢、小区、快递员、网友、媒体和省级邮政管理局等都加入到了这场“五毛钱大战”的纷争之中。

那么丰巢究竟该不该向用户收费呢?我国《快递暂行条例》规定,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而《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显然,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放不放快递柜,都要由收件人说了算。

不过对此丰巢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青则有自己的看法,近日他强势表示,“大家按协议办事就好,丰巢科技后续或不再对此有相关声明。”

事实上,在收件人和快递员间要顺利履行“当面验收权”,确实会有很多不可抗力导致操作困难,最典型的就是快递员来了,人却不在家。

利益交换的最终结果,部分人只得“让出”自己的“当面验收权”,代价则是“支付”保管费。而这也最终催生了丰巢快递柜这一商业模式。

虽然近日丰巢收费一事沸沸扬扬,但是很多快递员不打电话就把快递放在丰巢的习惯并未改变。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市民肖先生近日发现,近日百世快递和圆通的快递员仍然是招呼也不打一个,照旧就把快递放在了丰巢里面。

“不打招呼就放快递柜,没有公示征求顾客意见就收费,快递业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顾客的不尊重。”肖先生并不认可快递业这些我行我素的行为。

对此丰巢给出的解释则是业务持续亏损。其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年丰巢全年营收万元,净亏损2.5亿元;年丰巢全年营收3.08亿元,净亏损3.85亿元;年前5个月丰巢营收2.88亿元,净亏损2.49亿元;年丰巢全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年一季度,丰巢营收3.34亿元,亏损2.45亿元。

不过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国信证券研报更是算了一笔账,称智能快件箱使用寿命或可达10年以上,折旧期远小于使用期。不考虑折旧的情况下,目前即使在一线城市,快件箱的运营已经可以覆盖成本。

以一线城市为例,目前租金成本大约元至元,一个柜子80个格口,年收入可以超过1.1万元,再加上广告收入,已经基本可以覆盖租金及其他电、网、维护成本。

不仅如此,智能快件箱早已向快递员采取了收费模式,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一般在每个快递3至5毛钱之间。与此同时,一些社区O2O业务也会利用快递柜身处社区的优势来赚取O2O电商渠道费或销售收入,这些都为丰巢带来了相应的收益。

事实上,丰巢吃相不好看也是这次部分公众强烈反对丰巢收费的重要原因。其12小时的超时设置,显然是打了一个小算盘,盯上了很多上班族早出晚归,不少人都可能因此逾时交费。

对此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在收购了中邮速递易后,快递柜“一哥”丰巢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了70%。那么对于丰巢超时候需收取0.5元/12小时的费用,以及会员月卡每月5元,季卡每季12元的收费,又是否涉及垄断问题呢?

业内人士分析,若丰巢的市场份额超过50%,并符合《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又强行对用户进行收费,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进行调查。若调查后构成垄断,可根据《反垄断法》规定要求丰巢需承担民事责任。

虽然丰巢是否垄断尚未有定论,但是地方邮政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发声。

记者注意到,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表示,快递柜要进行收费,必须以合法作为前提。

而浙江省邮政管理局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调末端投递要求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对于使用智能快件箱进行投递的快递企业,要督促相关企业在投递前履行告知义务,征得收件人同意后方能放置在智能快件箱中。其还强调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未经同意放置智能快件箱、二次收费等涉嫌违法问题,要充分发挥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予以依法处理。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封面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7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