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人行横道、整洁的绿化景观、焕然一新的文化墙、文明健康的公益牌……近日,朝阳区小红门乡郭家庄路以全新的形象展示在地区群众的面前。“常规整治+特色治理”,随着“疏整促”工作的持续推进,朝阳区的大街小巷经过整治提升,不断惊艳亮相,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城区形象代言的最好名片。“现在出门就能看到道路两侧的墙上充满着中式风格的设计元素,感觉很亲切。说起郭家庄路沿线的文化墙,居民苏先生兴奋不已:“我在这附近住了几十年了,现在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的郭家庄路标志,更增强了我对这儿的归属感。”郭家庄路是新建道路,道路沿线分布住宅小区和多个商业点,丰富的业态导致路段两侧界面比较复杂,长期以来,郭家庄路一直存在人行步道破损、沿街围墙脏乱、绿化斑秃等问题。为提升郭家庄路的通行状况和景观效果,小红门乡综治办以传统文化为特色,根据优美大街的建设标准和小红门乡的文化特色,从道路及附属设施、围墙界面、绿化景观等方面开展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本次工程西起肖村西路与郭家庄路交界处,东至小红门路,全长米。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前改造后走在郭家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宽阔的大道和粉刷一新的防护栏,古色古香的文化墙从东向西一直延伸,满眼美景的口袋公园供行人观赏休闲,居民们在崭新的坐凳上休息放松,墙上悬挂的公益广告时刻提醒我们弘扬美德,风格统一的商铺牌匾、外立面、配电室或排风口的防护罩等,让人倍感舒适。此外,工作人员还在城市家具、市政箱体及户外墙体上粉刷了防涂鸦、抗粘贴涂料,达到防止破坏和提升美化的双重目标。最有亮点的改造细节体现在郭家庄路改造过程中对地区文化符号的运用。小红门原是南苑城墙北大门,郭家庄路LOGO设计由此提取了“门”的理念,并结合小红门乡红寺村的地秧歌,形成了郭家庄路独特的符号语言。在绿化景观方面,除了新建的口袋公园,乡综治办还在绿化带、花池花箱里种植了国槐、银杏、月季、万寿菊等几十种绿植,包括观花乔木、常绿乔木和各式灌木花草,利用植物的品种、颜色、形态等丰富道路景观性,以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优美景观。“优美大街”的落成,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还提高了百姓的居住舒适度,整洁清新的街巷让普通的出行也能变得赏心悦目。接下来,朝阳区将持续进行优美大街创建、背街小巷治理工作,让古都风韵与时代特色兼具,优美环境和文明有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