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年北京CBD商务季“宜游朝阳”新闻发布会
在北京朝阳新闻发布厅召开
朝阳区文旅局
聚焦“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
紧抓博物馆之城、阅读之城、艺术之城
双奥之城、时尚之城“五城”品牌建设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推动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增添新活力
年朝阳区消费总金额约.6亿元,按照行业划分,文旅消费约.7亿元,占全区消费总金额的75.3%,文化旅游已成朝阳区经济发展新引擎。-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北京欢乐谷、朝阳大悦城等4地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市之首。三里屯太古里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园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
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以百姓文化需求为根本,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提质增效惠民便民,实现了“3+1”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居全市领先水平。40家城市书屋、31个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7家社区流动美术馆等一系列具有朝阳特色的品质文化空间在朝阳遍地开花,真正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全力抓好传统文化保护
抓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八里桥保护修缮工程获评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优秀案例,完成《通惠河漕运图卷》数字化展示项目,形成电子版图卷、超高清平面矩阵、长卷动画、长卷APP及H5页面、研究图册等六大成果。发布北京首个以“博物馆之城”为主题的系列报告——《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研究》,朝阳区博物馆数量达到66家,位居全市前列。大力整合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推进“博物馆进商圈”项目,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会客厅。
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认定了个基层文化品牌,促进群众文化队伍的繁荣发展。组织“艺术朝阳”原创作品征集和“六个朝阳”活动,线上线下举办“粉墨朝阳”“森林演出季”“首都市民文化厅”,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让朝阳基层文化品牌“百花齐放”,也让朝阳群众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全力深化文旅融合
以完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文旅融合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全市率先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朝阳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推进“园区品质提升行动”,实施特色文旅消费街区评审认定,推动全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推出“五大文旅体融合骑游线路”,策划打造“双奥之城‘骑’IN潮阳”系列活动,全面激发“双奥朝阳”建设活力,打造“双奥”旅游“金名片”。积极梳理区域内新晋网红打卡地、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等文旅资源,有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公园”和“百姓生活乐园”。
全力促进文旅消费
坚持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发布《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质量文旅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出台促进朝阳区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的15条举措,对示范性强、综合效益好、影响力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及产业融合项目予以支持。依托“朝阳文旅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文旅云周末剧场”“有意思的博物馆”“阅读引领计划”“阳阳带你游朝阳”等系列文旅消费活动,向群众免费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打造潮流时尚消费“新高地”。同时,积极鼓励区域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优化开放时间,联合知名实体书店打造“深夜阅读圈”;连续三年开展“潮朝阳”消费季,培育“打卡朝阳”“‘京潮·京品’朝阳礼物”等特色文旅IP,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服贸会上,朝阳文旅展区以“文化赋能数字驱动活力朝阳”为主题,重点展示数字文化、旅游休闲、潮流生活等领域涌现出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展台现场,通过网络视听、潮玩产品、影视内容创制等项目,采用VR(虚拟现实)互动、屏幕触摸等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展台整体互动感、科技感,让相对静态的展区“动起来”“活起来”。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全景项目,通过VR沉浸式体验夜游游船、数字光影码头等,吸引大量观众参与,朝阳展区也是深受观展者一致好评。
中秋节、国庆节双节将至
朝阳区也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
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郁节日氛围
全区预计开展文化活动项,场
有“中秋团圆乐”
——年首都市民音乐厅室内音乐会
“小工匠巧手制花灯·传承中秋赏灯玩灯习俗”等
一系列重要活动
来源:朝阳区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