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法院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近三年受理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news/a_6169066.html

原标题:北京朝阳法院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近三年受理金融案数量持续高位运行

□本报记者张雪泓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向社会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年度-年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近3年来,该院受理的金融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部分案件中出现平台为促进交易而进行违规保底、“隐性”担保等情况,加大了投资风险,甚至存在涉嫌刑事犯罪的风险。

金融主体类型多样

据朝阳法院副院长龙云斌介绍,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城区,截至年上半年,全区金融机构总数已达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家,占全市的65%以上。年朝阳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区GDP的18.6%,为全区第一大产业。在此背景下,朝阳法院近年来受理的金融类民商事案件总体呈现出案件数量多、案件类型多、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多等特点。

据介绍,年,朝阳法院新收金融案件件,同比增长0.1%,结案件,同比增长5.2%。从数量上看,统计期内,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四类案由始终占据前五位,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连续3年居于首位。

白皮书显示,涉诉金融案件主体既包括银行、保险、融资租赁、保理等各类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和投资理财公司等金融企业,反映出辖区内的金融主体类型多样且活跃度较高。

白皮书称,判决依然是主要结案方式,3年合计占比72.76%,其次为调解撤诉,调撤率合计占比19.47%。裁定驳回起诉案件占5.26%。调解案件每年数量不等,其中年最多,为件。

投资类纠纷增多

白皮书显示,融资类案件中涉非银融资方式的案件绝对数及占比上升。年以来,以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案件增长趋势明显,其中年该类案件收案量同比增长7%,占总体收案量的17.2%。受疫情影响,此后两年该类案件增幅有限,但仍呈增长态势,分别占总体收案量的19.3%及18.8%。

此外,投资类纠纷持续增多,其中涉私募基金案件、涉平台案件和群体性案件增幅较大,案件复杂程度及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近年来,因投资亏损引发的纠纷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从案件类型看,年以来,委托证券期货交易及各类涉黄金、外汇、收藏品交易类案件大幅减少,而以私募基金、地方金融交易所挂牌产品、股权众筹平台投资项目、各类信托产品、资管计划等为主的合同纠纷案件大幅增多,且明显呈现出诉讼主体、诉讼路径及诉讼请求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涉及金融产品结构及复杂法律问题的实质性争议明显增多。

白皮书称,一些金融产品及运营平台、场所存在显性或隐性风险。首先,投资端与融资端问题叠加引发投资风险。一方面,投资端投资需求旺盛,但投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融资产品名目繁多、类型多样,但发行主体、管理主体在资质条件、管理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两种因素叠加,持续引发投资风险。其次,众筹及理财类平台存在风险隐患。平台作为居间方在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及风险告知义务履行不充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0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