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老旧小区众多,电动自行车充电难,一直困扰着很多社区居民。今年以来,八里庄街道各社区梳理现有空间,通过“见缝插针”、改造闲置自行车棚等方式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共新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个。区域充电桩总数达到个,居民在家门口米之内就能找到一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已基本实现“五分钟充电圈”。
十里堡社区最近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在居民楼前后挤出安装充电桩的空间。社区将十里堡东里号楼西侧一块休闲空地进行修整后,在不影响居民通行的情况下,安装了5个充电桩。这种充电桩的顶端是一个车座大小的方形充电头,下面是一根胳膊粗的立柱,每个充电桩可供两辆电动车同时充电。“在安装的同时,安装方已经为这些充电桩购买了保险服务,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消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除了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安装简易充电桩之外,街道还将目光瞄向了小区里的旧自行车棚。红庙社区对机二委小区原有充电车棚进行了改造,将5号楼楼下原本老旧的小区进行翻新,新安装门禁,加装了照明、烟感、监控等设施。“改造后,居民持卡开门,出门后自动关闭,不仅可以规范车棚的使用,还能有效防止电动车丢失问题的发生。”红庙社区党委书记高书鹏说。
记者看到,5号楼楼下这处电动自行车棚以蓝白为色调,显得既敞亮又干净。棚内共安装了15个充电桩,停车线施划整齐。高书鹏介绍,如今机二委小区已有4个充电车棚,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仅在数量上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经改造后的充电环境也给居民带来了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八里庄街道相关负责人马思来介绍,目前,八里庄街道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已基本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平均每两辆电动车就能拥有一个充电口。街道还将在商圈附近安装换电柜,方便快递员、外卖员为电动自行车更换电池,为更多群众提供安全、便捷、惠民的充电服务。(朝阳报)
(责任编辑:常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