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北京朝阳打造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一年来生活垃圾减量24%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紧盯“环环相扣”全链条,朝阳区打造“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管理消纳体系。一年来,生活垃圾总量减少约24%,厨余垃圾分出率从2.18%提升至18%以上。
朝阳区,在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街乡最多,每日产生的垃圾量最大。“这要求从前端投放,到中途的收集、转运,再到末端的处理消纳,整个过程都要精细化。”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说。
前端分类,垃圾桶站要因地制宜科学设置。
朝阳区奥运村平安嘉苑,原本设有19组垃圾桶站。物业人手有限,盯不过来。去年5月,小区将垃圾桶站压缩为3组,并试点定时定点投放。
朝阳区43个街乡,均因地制宜采用撤桶并站、桶前值守、积分奖励、上门收集等方法,推进前端分类投放的精细化。据统计,社区垃圾桶站数量从2.5万组降至1.6万组。
中途清运,朝阳区用上“城市大脑”,紧盯混放混堆。
全区座垃圾楼、16座中转站、辆直收直运垃圾运输车、4座垃圾处理设施,如今全部完成了智慧化改造,安装了超高频电子标签识别设备,并定下了“不分类不收运,不密闭不收运”的原则。在朝阳区“城市大脑”的垃圾分类专区,每次生活垃圾的清运,都可直观看到垃圾来源、重量、品类等信息。通过该系统称重计量的各品类垃圾,如今已接近垃圾日平均产生总量的70%。
担负末端处理重任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共有高安屯焚烧发电厂、朝阳清洁焚烧中心、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高安屯卫生填埋场、废旧物资回收中心等7座垃圾处理设施。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园区打造了“固、液、气”循环利用产业链条,每年分类消纳生活垃圾近万吨,并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再利用。
朝阳区还开通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曝光平台,邀请市民监督垃圾分类,帮助大家一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