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奔小康,大美朝阳谋新篇。
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朝阳区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指示精神,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治理“大城市病”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一办到底”机制为抓手,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构建新时代城市规范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了新路。
精雕细琢绣出老街新活力
北至望京街,南至阜荣街,全长仅米的望京小街,在今年夏天着实火了一把。“这条街火了,更‘活’了!”周边居民兴奋地说。
曾经,道路破损、污水横流、机动车和共享单车扎堆儿“趴窝”、行人行走困难……是附近居民对小街的评价。
年10月,由朝阳区政府引导、万科作为社会资本参与的街区改造项目敲定,一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造治理街区的探索就此展开。
今年8月8日,望京小街正式开放。小料石铺成的街面开阔平整、德国艺术家设计的彩霞悬挂于空中、中国设计师创作的哪吒雕塑成为必去景点,两侧还设置时尚市集、街区展览、艺术连廊,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的设计点缀其间。重装亮相的小街,国际范儿十足,能满足多国居民居住消费、内外资企业开展商务活动等各类功能需求。
从8月8日正式开街到12月10日,仅仅四个月的时间,这里就迎来超过万人次“打卡”。
望京小街的改变,是街巷改造更新的结果,实现了从局部改良向缝合空间转变、从叠加力量向科技支撑转变、从业态更新向综合赋能转变、从反复整治向常态施治转变。这场改造,还引入小街商业物业的产权方之一万科参与投资,围绕“品质商业、文化体验、户外体育、艺术交流”这十六个字,对昔日的老旧街区进行精细化改造升级。
“十三五”以来,精细化改造升级为朝阳不少老旧街区注入了新活力。
与望京小街几乎同时,位于将台地区的丽都商街也在今年夏天焕新开街,“一步一景”的时尚商圈,为人们在喧嚣城市中创造出一片安宁之地。
这里是北京最早的涉外商圈,城市国际化的“桥头堡”,但30多年的发展,让老商圈逐渐暴露出停车无序、环境脏乱等新问题,改造更新迫在眉睫。
一年前,丽都商圈提升项目正式启动,眼下,以丽都花园路、丽都花园北路、丽都文投环路三条商街环境提升为主的丽都商圈一期改造已完成。
丽都花园路独特的历史底蕴随着原生树木一起保留下来,步行空间和绿化隔离带之间,穿插增设了微型儿童游乐园、水雾喷泉、微花园,移步换景间,丰富人们的户外体验;丽都花园北路上建起了一处平方米的“丽都会客厅”,既敞开大门为居民提供歇脚之所,同时也是政企互动、共商共治的平台,增强商圈黏性;丽都文投环路融入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改造元素,并计划串起多条小路网,打通区域微循环。
按照规划,该项目整体计划分为三期,目前,以打通交通微循环为主的二期工程已开始筹备,未来的丽都将是一个路、道、街、巷层级完善,雅、静、慢、绿并存的开放活力街区。
“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共建成条环境优美大街,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上万名街巷长、小巷管家队伍和36支责任规划师团队,成为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提升街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力量,用绣花功夫织绣精致朝阳。
科技赋能绣出民生获得感
打造高品质街区环境,不仅要“面子”靓,更要“里子”实。
焕然一新的望京小街,一颗智慧化“内芯”,连接智慧停车、绿色节能、小街商圈、社区公约、小街安防等五大运营场景,可对小街商户人流车流、垃圾箱、温度、湿度、能耗、消费指数等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形成智慧生态闭环,优化日常管理。
眼下,在朝阳区,科技赋能“绣花”功夫正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提升百姓获得感。
交通信号灯根据实时车流“智能变脸”,智慧停车系统帮你快速找到停车位,会“说话”的智慧斑马线随时提醒闯红灯的行人……北京CBD正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智慧交通示范区。
“附近企业众多,早晚高峰交通拥堵带来很大困扰。”在国贸中心上班的刘女士说,这些智能装备“上岗”后,路边违章停车几乎没有了,车辆通行也畅快了。
如今,北京CBD借助智能交通系统宏观分析区域内各路口的交通压力,通过“双向绿波协调控制+实时自适应优化”的方式,智能调控交通信号灯进行疏堵,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朝阳区还打造了“一码共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条道路、11万个设施的物码采集和安装,初步实现五环内主要道路全覆盖。
这是城市智慧大脑系统在城市管理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四大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安全三个方面,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能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机制创新绣出共治新篇章
环境之变,民生之福。
在近年来的精细化管理实践中,朝阳区在打造靓丽街区环境的同时,更注重以制度创新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打通基层治理“血脉经络”。
“露天垃圾楼改造是好事儿,但改造过程中,周边密布的垃圾桶特别影响过往行人通行。”劲松七区居民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打通了热线,希望加速工程进度,尽量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没想到很快就收到回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到市民热线后,区城市管理委、区环卫中心和属地街道立刻协调垃圾外运和环境维护等工作,同时,加快工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座干净整洁的密闭式清洁站亮相,可服务周边0余户居民。
露天垃圾堵民心,升级为密闭式垃圾清洁站是民之所望,“十三五”期间,朝阳农村地区建设16座中转站,与城市地区的多座密闭式清洁站配合,实现全区域垃圾密闭清运,解决民生难题“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朝阳区依托市民服务热线平台,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基础上,创新“未诉先办、一办到底”模式,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拿出“绣花”功夫解决百姓身边难题。
“绣花”功夫还离不开上下协同。在朝阳区,居民在家门口发现环境问题,只需拍照、上传,一键直报到“朝阳群众管城市”监督管理平台,从属地街乡到主管部门,各级负责人第一时间收到工作指派,48小时内解决问题,并反馈至居民。
这是朝阳在探索“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解决基层城市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朝阳群众管城市”监督管理平台开发两年来,解决问题近6.5万件,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精致朝阳“绣”出来。“十三五”期间,朝阳区用一针针的绣花功夫,“绣”出百姓生活熨帖的线脚,“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也“绣”出了人们心底对这个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的喜爱。未来,朝阳将加快形成联动发展、创新引领、精细智能、规范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打造特色朝阳、精致朝阳、智慧朝阳。
来源:朝阳报
记者:崔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