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朝阳区“两会”了解到,年,朝阳区计划在八里庄街道甘露园小区、小关惠新西街33号院等地新建设42个全要素小区,并打造个全景楼院,预计将实现20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转型升级,让服务好起来、百姓的生活环境美起来。同时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完善基层治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问题,将完成朝阳城市地区所有社区服务站改革工作。
年,朝阳区将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厅站合一”“一站多居”等新模式,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全能社工”,城市社区服务站改革达到%,农村地区社区力争2年内全部完成改革。
社区服务站改革是朝阳区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年,我们计划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成熟做法和经验转化为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推动‘吹哨报到’改革向党建引领深化,向街乡改革深化,向社区治理深化,向受理市民诉求、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深化。完善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推广‘社区吹哨、科室报到’‘支部吹哨、党员报到’,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持续在聚力强基、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朝阳区社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朝阳区已在全区43个街乡和奥林匹克公园园区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探索建立了区级“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指挥平台,明确了街乡反映、区政府热线、社区反映、城市管理监督员等15类“哨源”,并将“吹哨报到”按区、街乡、社区三级确定吹哨级别,让“哨”吹得响、吹得准。
为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和谐宜居需要,年,朝阳区计划在八里庄街道甘露园小区、小关惠新西街33号院等地新建设42个全要素小区,并打造个全景楼院,改善楼院环境秩序,让服务好起来、环境美起来。
同时还将研究制定老旧小区服务管理、社区设施设备配置、国际化社区建设等标准体系,从资源要素、基础条件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着手,加强小区分类治理,预计将实现20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转型升级,探索完善托管型、代管型、联管型、重生型物业管理模式,逐步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朝阳区还将结合全景楼院、全要素小区的建设,加强街区系统化治理,继续筹备构建众享城市生活圈。据介绍,众享城市生活圈就是以城市发展和综合服务为基础,以完善的城市布局、宜居生活环境和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以立体化、多圈层的方式开展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服务与环境、社区与园区、生态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年,朝阳区已经试点推进“朝阳众享生活圈”建设,出台了全要素小区建设导则,软硬件同步提升,围绕公共活动空间、交通与停车、功能设施、文化符号构建、绿化美化、垃圾分类、沿街建筑规划、背街小巷、安全管理、长效管理等10方面,建成了57个全要素小区、68个全景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