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轮疫情本土病例清零,2021年抗疫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3/5719481.html

本轮疫情病人年龄大、合并症多,此次治疗中,医院在临床上提前介入,运用新的科技手段阻断患者从轻转重。

全文字,阅读约需9分钟

新京报记者戴轩编辑白爽校对王心

1月2日,北京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中的最后一例患者治愈出院。小姑娘性格腼腆,朝着镜头挥了挥手,但和护士们已经十分熟络,对她们说“姐姐,再见”。

相比以往,此轮疫情多高龄患者、多合并症,治疗面临不小挑战。但在及时精细的诊疗下,大部分患者病情并未加重,最终重型、危重型患者仅有3名。

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介绍,年,医院收治境内外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人,实现零死亡,所有本土病例均治愈出院。他表示,两年中,医院在临床治疗、院感防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为年的抗疫工作打满分,也有信心面对新一年的防控挑战。

▲1月2日,北京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中的最后一例患者治愈出院。医院供图

━━━━━

北京本轮本土病例清零

1月2日,北京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中的最后一例患者从医院治愈出院,本土病例再次动态清零。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在本轮疫情中,共有本土病例51例,其中危重型2例、重型1例、轻型和普通型共46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男性22例、女性29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50岁。

作为北医院,医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已经近两年。面对本轮疫情,医院根据病例收治情况,及时启动增开病房和床位以及人员调整应急预案。

本轮疫情中有2例危重型、1例重型患者,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全市专家资源,成立市级重症专家组共同参与救治,市级专家组共会诊20次,参与会诊专家人次。每例重症患者由一名院领导牵头组织协调,成立“一人一团队”诊疗小组,市级专家组每日对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按照“一人一策”原则,专家组10余位重症、呼吸、心内科、内分泌、中医等专家经集体讨论后,制订最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及早发现和阻断病情发展为重型病例是降低死亡率的首要环节。

本轮疫情中,老年患者比例高,60岁以上患者25例,年龄最大89岁,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病及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比例高达70%以上,个别病例还有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针对此种情况,医院组建了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心内科、中西医结合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每天分析患者病情,集体会诊会商,具体分析每个病例特点并制订“一人一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综合疾病得到全面治疗。此外,中医团队进驻隔离病区,精神科医生进驻病房,集中各方力量共同救治患者。

━━━━━

隔离区护士讲述患者故事

医院应急区护士长郑新媚参与了此轮疫情的护理工作,不少患者令她印象深刻。

1月2日出院的最后一名患者,刚入院时就是郑新媚和同事接待的。

20岁左右的女学生,性格腼腆,第一次经历疫情,整个人处于无助和恐慌之中,刚来时,护士们和她说话,她只能用“啊”“嗯”来回答,手攥成拳头,身体轻轻颤抖。为了让小姑娘好受一些,那天夜里,护士们一直守在她身边,陪她熟悉环境、帮助她与家人连线通话。

除了害怕疾病,小姑娘最担心的是周围人会不会被自己传染,护士们宽慰她,不是接触了就会感染,大家都做了防护,别太挂心。陪伴与“话疗”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小姑娘逐渐平静下来,愿意入睡了,护士们才从病房离开。

出院时,小姑娘和护士们已经很熟了,称呼郑新媚为“姐姐”。郑新媚本想抱抱她,碍于穿着防护服,最终与她挥手告别。

郑新媚告诉记者,患者入院期间,医护团队除了要进行专业临床治疗,还要进行人文关怀,安抚他们的恐惧、焦虑。每天早上,护士们会进入病房询问患者的情况,听他们聊聊生活上的琐事;口罩、护目镜的遮掩之下,患者看不到医护人员的表情,说话的时候,他们会眯着眼,让患者感受到笑容。在办理入住时,护士会记下患者的生日,为他们准备生日蛋糕;冬至时,患者们还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患者陆续出院,一位康复较早的患者,这两天来院复查,还带来一面巨大的锦旗,感谢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

▲本轮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护理。医院供图

━━━━━

■对话

医院副院长陈效友:给年“抗疫”打满分

本轮疫情病人年龄大、合并症多,此次治疗中,医院在临床上提前介入,运用新的科技手段阻断患者从轻转重。

说到对去年抗疫工作的评价,陈效友认为可以打满分,“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零感染、零死亡,也积累了很多疫情应对的经验。”针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陈效友表示,医院已经制定了完整的保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业组。冬奥期间,他们将负责收治所有新冠确诊患者、对环内密接者进行筛查,以及收治新冠之外的其他传染病患者。

对36名患者使用单克隆抗体药物

新京报:年北京经历了多轮本土疫情,这一轮的病例特点是什么?

陈效友:相比于既往的疫情,本轮疫情的特点是病人年龄大、合并症多,高危因素比较多,给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新京报:这次51名患者中,重型、危重型患者共3名,从数量上看,其实重症并不多。

陈效友:没错,从最后的总数来看是这样,但是这个数字是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才得到的结果,是相对的少。

控制在这个数字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们对新冠认识的提高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对于重症倾向的早期识别更加敏感,临床上可以提前介入,阻断患者从轻转重。其次,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在这次阻断中的作用也很大,进行了多途径应用,使得这次疫情中虽然高龄患者多、合并症多,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数量最终控制在了比较低的水平。

新京报:新的科技手段指的是什么?

陈效友:这次我们得到紧急批准,在临床上使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GXP)。这种方法原先是用在重型、危重型患者身上的,用来清除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这次我们评估出有转重风险的患者,对36人提前用药,阻断了他们的病情由轻转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京报:对于已经是重症的患者如何救治?

陈效友:对于3名重型、危重型患者,我们及时评估病情,给予呼吸支持,市级重症专家每天进行会诊。除了治疗方案“一人一策”,这次还采用了“一人一团队”的方式,由有业务背景的院领导牵头,组织专门的医生、护理团队、院感专家,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治疗照护。最终他们的病情逐渐好转,也都顺利出院了。

新京报:德尔塔变异株传播力很强,整个诊疗工作中有哪些应对?

陈效友:我们一直很重视院感防控的问题,零感染是我们的底线要求。这次根据国家最新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加了专职院感人员。在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方面,离开污染区、脱防护服环节风险较高,我们在缓冲区设置了摄像头,并提供专人指导,避免发生问题,确保医务人员如出现意外暴露,第一时间报告和处理,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

所有新入院病例,首诊均由至少3名专家会诊

新京报:你觉得年相比年,在处置疫情上有哪些变化?

陈效友:这两年中,毒株不断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与致病性不断变化,新冠病毒的临床症状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对该病的临床识别变得更加困难。随着我们对新冠认识加强、处置经验不断积累,在总结和反思中,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所完善。

在预防交叉感染方面,我们对新冠病区进行了科学布置。医院收治新冠患者的独立区域共有张床位,分为8个病区,1-6病区收治确诊患者,7-8病区收治还没有确诊、正在筛查的患者。在确诊病例的病区,又会针对病情轻重、患者感染地进行划分,譬如有的患者来自美国、有的来自欧洲,可能流行不同的毒株,那就分在不同的区域,避免交叉感染。在病例数量不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对患者进行单间隔离,这次疫情就是这样安排的。

在临床诊疗方面,我们在不断总结诊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路径,以达到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提高诊疗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对新冠患者的筛查越来越普及,我们能尽早发现病人,因此能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干预。对于收治的患者,我们坚持院内专家会诊机制,只要是新入院病例,首诊均由至少3名专家会诊,给出诊断意见;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也更加规范,重症插管的患者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既往发现肺部阴影、发热,为了防止延误病情,一般会给予抗生素,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院感防控的加强,没有病原学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使用抗生素。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对新冠患者的救治更加精准有效。

在院感防控方面,全面落实“医患同防”“人物同防”“环境检测”。对于前来就医的非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及时更新院内流调系统的内容,对所有入院患者严格排查,对于中高风险区的患者,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严格住院患者管理,设立过渡病房,住院患者每天三次测量体温,各病房设置应急隔离病房,发现风险病例立即转入应急隔离病房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对医院进出人员、车辆等实行全程扫码、测温监测,加强管控。明确院区内每个区域的清洁、污染、半污染区,加强每个区域的清洁通风消毒。加强环境核酸检测,每周至少检测80-个环境点位。

去年收治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例,实现“零死亡”

新京报:年一共收治了多少患者,是否实现了零死亡?

陈效友: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4时,医院收治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例、本土病例例,确诊病例例,其中轻型61例、普通型例、重型1例、危重型4例,无症状例。所有病例实现“零死亡”,本土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新京报:新冠病毒不断变异,这次的德尔塔变异株和之前的毒株有哪些不同?针对新变异株奥密克戎有何观察?

陈效友:德尔塔变异株当然还是有区别的,但在临床治疗方面调整不大,遵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的诊疗原则进行。

德尔塔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体内增殖速度快,复制适应性增加、载毒量高、潜伏期短,因此临床症状更加明显。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其突变位点更多,免疫逃逸更强,因此目前认为比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我们在面对德尔塔时,院感防控会更加谨慎;针对奥密克戎,从目前的输入病例来看,引起重症的比较少,主要还是增加院感防控的要求,包括更新了院内防控操作规范。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你们要承担哪些任务,准备得如何?

陈效友:我们针对冬奥制定了完整的保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业组,包括综合协调、院感防控、医疗、护理等。冬奥期间,我们的任务是收治所有新冠确诊患者、对环内密接者进行筛查,以及收治新冠之外的其他传染病患者。

新京报:医院年的抗疫工作打多少分?新的一年有什么期待?

陈效友:我觉得打满分没有问题。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也积累了很多疫情应对的经验。

年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疫情防控,同时加强对冬奥、两会、二十大等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我们信心很足,当然压力也很大,一方面是新变异株传播力不断增强,院感防控需要做更多工作;另一方面是活动多、任务重,但我们还是会努力拿满分。在完成这些的基础上,医院的复工复产做得更好,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值班编辑康嘻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5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